从地摊杂志到邪典圣经, 克苏鲁文学如何风靡世界

发布日期:2024-11-04 08:19    点击次数:113

一、原汁原味:重现《鬼厉幻谈》的时代风貌

他那时候人在国外,他是让家里人把这些圆刊从他在中国的家里寄到我们办公室里来,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杂志到底是什么样,它们的开本、色彩如何,从而有更清晰的认识。此时,我开始有更多的想法——我不想只把《鬼厉幻谈百年精选》限定在他的小说上,更希望将原版杂志中的巧思和边角料都纳入其中,让大家一看到这些内容时会心一笑。因此,我还加入了许多广告页的内容。

看过杂志的人都知道,一本杂志不仅有主要内容,还有大量广告。我们收到许多读者反馈,他们表示已经迷上了书中的广告和小栏目,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小说本身的兴趣。这其实是一种忠实的还原,希望读者不仅能读到小说精选,还能通过广告页了解整个时代的风貌和趣事,这些内容非常有趣。

二、广告中的奇幻:《鬼厉幻谈》的另一面

我们希望给读者呈现出完整且全面的《鬼厉幻谈》,而这些广告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民生和市场环境。虽然我们没有查到当时刊登广告的版面费用,但显然大多数人更关注杂志上留传下来的故事,忽略了这些小广告。然而,在奇幻恐怖杂志上的广告本身也带有奇幻属性,有时带来的趣味甚至比正文本身还大。

很多广告会假借像亚特兰蒂斯、光明会、玫瑰十字会等神秘名号,在杂志上推销自己。看到玫瑰十字会的名号时,我还愣了一下,这些神秘组织居然在杂志上卖书,后来才反应过来,这些广告是假的。杂志的广告审查不严,这也是纸浆杂志的特点。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一些书籍类广告,不仅是出版社清仓甩卖,还有撰稿作者的作品集出版时也会在《鬼厉幻谈》上打广告通知老读者。我喜欢的作者弗兰克·欧文,他的《荡漾世界的风》就在杂志上打过广告,当时只要1.5美元就能买到签名首版。还有阿卡姆之屋1939年出版《异乡人与其他》时,预售价格也只卖3.5美元,有人写信给德雷斯说卖得太贵,结果十多年后不得不以25美元的高价重新买回。

三、跨越时空:复刻百年前的广告风格

如今,《鬼厉幻谈》创刊已过百年,我们重看这段故事时,感到非常有趣。除了加入广告和小栏目外,我们在复刻广告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我们找到当时中国的杂志,包括《永安杂志》和《东方杂志》上的广告风格,呈现给大家。杂志中的广告用的字体,与现在完全不同,是在没有电脑排版前的特色,我们和美编一起,将翻译出来的广告中文按照当时风格再现。

我致力于收藏相关书籍藏品,收藏了鬼厉幻谈原版初刊杂志,觉得有必要搞一本元首拿到手里看看,还记得当时我拿到杂志的感受。

跨越将近一个世纪的纸浆纸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木香。即便因时间流逝纸质已干枯发脆,但上面的艺术家插图依旧栩栩如生。我记得,当时我想到了19世纪艾伦·坡供稿的《格雷厄姆》杂志。在古董书网站上,我曾见过这本杂志的全年核定本,那是豪华的牛皮装帧,给人一种贵气的感觉。

当时我想,什么时候《鬼灵幻谭》在中国也能有自己的精装核定本。后来,二道老师找到我,我们一拍即合,这也是当时的原因之一。感谢他的努力,让我的想象变成了现实,而且完成得比我预期更好。

在这本合集的翻译和选篇过程中,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标签是年代感。里面很多故事无论从题材还是结构,都可能让现在的观众感觉不那么新鲜。因此,根据作者本身不同的写作风格,每篇小说里的独特记忆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在西伯利·奎恩的作品《布鲁萨克城堡的租客》中,有一个情节是主角德格朗丹观察法语镌刻的墓志铭时,作者用了一个小小的语句结构,引起悬念,并在真相大白时与之前产生遥相呼应的效果,这是个巧妙的构思。

再比如,在《荡漾世界的风》中,作者全篇营造了一种诗意而迷幻的氛围,这也形成了作者自身风格的记忆点,这是我在选篇时考虑的因素之一。

我想问一下,你淘到的这本原版杂志花了多少钱?现在原版杂志难搞吗?其实,说难搞也不难搞,比如在易贝上有很多,但根据规格不同,价格差距很大。比如罗伯特·霍华德和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初刊,像《魔女雾中之梦》和《疯狂山脉》这样的初刊价格会炒得很高,年代越早越贵,年代越晚就越便宜。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译者老师笔名叫藏书,很多读者称他为国内克苏鲁藏书第一人。主要原因是他收藏的藏品中有一本全中国已知只有他有的书,即阿卡姆之屋出版社1939年出版的《洛夫克拉夫特的异乡人与其他故事》。这本书在国外网站拍卖的成交价已是天价,但藏书老师有一本,并且前段时间随着《鬼灵幻谭》的原刊寄给我们,让我们找感觉。

关于《鬼灵幻谭》杂志及其种种趣事,两位反复提到洛夫克拉夫特,他是杂志上刊登作品的诸多作家中今天大家最熟知和最有名的一位。他开创的克苏鲁文学流派让他成为大师级人物,尽管他的伴生像奖杯后来因争议被替换,但洛夫克拉夫特依然是个传奇人物。包括他的经历和创作的故事,都很值得讲一讲。

四、洛夫克拉夫特:克苏鲁神话的缔造者

洛夫克拉夫特在1960年以前家庭很富有,外祖父很鼓励他接触文学,他家有一个家庭式图书馆,藏有1,500多册藏书,这也使得他有很广泛的知识。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些怪奇小说。他的母亲也很支持他,邻居经常误以为他们在吵架,其实是母子两人在大声朗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尽管他没有在布朗大学就读,但通过这些书籍,他的思想有了坚实的基础,并体现在与其他作家的书信中。

洛夫克拉夫特可能是历史上产量最高且最伟大的书信作家之一。他的思想观念从保守主义转变为偏向社会主义,不仅体现于信件中,也在作品风格转变中表露出来。我编辑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到明年就整整十年了,总结他就是爱写、能写、会写。说真的,编他的稿件十年,我都快被编吐了。

我认为其实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只是勉强可以与科幻沾边。他更多的其实还是独树一帜的恐怖作品。像刚才提到的《科学怪人》和《德古拉》,它们是比较经典和典型的恐怖小说。而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在宇宙观上是与它们人类极为不同的。

五、恐怖的艺术:洛夫克拉夫特的创作特色

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人类是非常渺小和无关紧要的。在那些邪神面前,人类微不足道。特别反差的是,这些邪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智慧。尽管他们看人类如小蚂蚁,实际上它们只是一滩烂肉。然而,洛夫克拉夫特却将这滩烂肉描绘得高高在上,这是很不同的一点。

从克苏鲁神话开始,洛夫克拉夫特一直在核心中强调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你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才是最恐怖的。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这种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我们刚才说到的新《异形》,其实《异形》系列在精神内核上非常像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异形》第一集和第二集时,周围的小伙伴们会觉得前半部分特别无聊,直到异形出现才觉得恐怖。而我却特别喜欢《异形》刚开始的部分,在异形还未从宇航员的肚子里破出来之前,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时候,反而是最恐怖的。这种模式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中也有体现。比如他的一部10页的小说,可能前七八页并不会让你觉得特别恐怖,直到他认为该出现让你感到恐怖时才出现,用一种戛然而止的方式结束这篇文章。

而且人类在他的故事中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小说经常会出现一个调查员的形象,通过各种书信告诉别人自己的调查结果,直到突然之间调查员疯掉。读者需要通过脑补去理解小说的真正恐怖之处,这种细思极恐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我记得在办公室里,有一位编辑在看克苏鲁神话的作品,他刚开始读克苏鲁神话时,总觉得小说结束时没发生什么事。然而,当他真正了解了克苏鲁神话,再次读时,就会明白这些小说的恐怖之处。这种恐怖是一种留白的写法,给了读者最大限度的想象空间。

我们在编辑《死灵之书》有声书时,主播的父亲曾到公司要求不让他的孩子再录制,因为他已经开始梦游。这让我们知道主播已经进入了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那个世界,感受到了真正的恐怖。

这种留白的写法是非常有意思的,它给了读者最大的想象空间。你提到的其他两位作家C.史密斯和奥古斯特·德雷斯也是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观下进行创作的。他们与洛夫克拉夫特的创作有何不同呢?

洛夫克拉夫特、C.史密斯和奥古斯特·德雷斯他们都写了很多被后人归纳为克苏鲁神话小说的作品。他们在鬼灵幻谈上刊登作品时,没有克苏鲁神话这个概念,只是以洛夫克拉夫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环绕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家圈子。作家们互相借用了彼此的世界观和创造的邪神,这就导致了同一个邪神在不同作家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

洛夫克拉夫特并不在意他所创造的邪神在其他作家的作品里变成什么样,因为他自己也会借用其他作家原创的邪神或者邪典。这种混乱其实是洛夫克拉夫特本人的本意,他不想让克苏鲁神话有一个固定的体系。

当然,奥古斯特·德雷斯后来将所有这些零散的故事归纳成克苏鲁神话,编纂成一个体系,使得今天我们所知的克苏鲁神话更加系统化。而这也体现了洛